Contact Us

首页 资讯正文

名人堂故事会

发布者:yu发布时间:2025-03-18访问量:311
​​名人堂故事会
名人堂故事会


1952年,黄烈出任“八一”体工队首任大队长。他用“战斗篮球队”的精神武装了这支队伍。
 

 

全队楷模

​在废弃工棚里同吃同住

余邦基和许敏是八一体工队刚刚创立时的男、女篮队长,说起黄烈,他们的评价是一致的,那就是“心服口服”。

八一队创建初期条件极差,他们最初借住在先农坛体育场破旧的看台底下,透风漏雨;后来搬到公安后街,居住在25间废弃工棚里——有一个废弃的旧厕所,也填起来做了宿舍。

名人堂故事会

黄烈在八一队驻地留影。

他们在工棚门前的空地上训练,训练结束后乘坐卡车到两三里开外的珠市口,在那里的澡堂冲澡。洗完澡出来,寒风一吹,头发上全是冰碴子。

黄烈和大家一起吃住、一起训练,从不叫苦。他常向大家讲述“战斗篮球队”的往事,激励大家勇于克服生活中的困难,刻苦训练。

八一体工队还有一些干部和教练员在解放前生活条件比较优越,来到八一队后生活条件骤降,但看到黄烈这样鲜活的榜样,也都毫无怨言了。他们说:“有黄队长这样的领导做榜样,我们的干劲更大了。

 

提高成绩

​被贺龙赞为“绝对冠军”

八一篮球队刚刚成立时,成绩并不突出。有人说,想出成绩,起码要三、五年。黄烈不服。

生活中,黄烈是榜样;业务上,他同样是榜样。黄烈不善言辞,但以行动取胜。他白天穿着运动服跟队训练,有时亲自登场给队员做示范;晚上跟大家一起探讨白天出现的问题。

黄烈在女篮身上也投入了大量精力。当年八一女篮人数不多,经常需要陪练,黄烈就亲自上阵。他的出现总是使训练场面变得热火朝天。许敏回忆说,当年她们经常练到精疲力尽,上床睡觉还要用手把腿搬上去,但在第二天的训练中又是情绪高涨,因为有黄烈的带动。

1953年5月,赛场佳绩如期而至。全国篮、排、网、羽四项球类运动大会召开,代表队获得4项冠军,其中就包括八一男篮和八一女篮。其中,八一男篮的进步最令人刮目相看,他们场均得到148.1分,这个数字是他们1951年参加全国篮、排球大会时的3倍;另外,他们场均净胜对手近70分。贺龙将八一男篮称为“绝对冠军”。

1957年起,八一男篮称霸国内篮坛,连续获得7届全国联赛冠军,黄烈功不可没。有一次,贺龙对国家体委训练局的同志讲:“你们这么多人,就打不过一个黄烈?

名人堂故事会
1960年,八一队夺取全国联赛冠军后合影。(前排右三为黄烈,右二为张子沛,左二为余邦基;第二排左三为马清盛。)

 

关爱队员

亲自给受伤队员熬粥

黄烈是队里的领导,但从来不摆架子。工作之余,他喜欢串门,和队员以及其他同事聊天。有什么大事小情,他都积极帮忙。尤其对队员,极为关爱。

黄烈的女儿黄晓萍讲述了一件往事——

在物资并不充裕的年代里,每次分到大米,母亲总会把好米存下,给父亲熬粥,因为父亲是广东人,喜欢喝粥。家人平常吃的,都是差一些的大米。有一天晚上,黄晓萍发现从不下厨的父亲在灶台前忙碌。凑近一看,原来他正在用好米熬粥。黄晓萍忍不住询问缘由,父亲说,有个运动员病了,喝点粥好得快。

黄晓萍感慨:“我们自己家人都不能吃的好米,他是可以给运动员吃的。

黄烈对队员的关爱远不止这一碗粥,他还常常把自己的牛奶、营养品分给队员们。在他眼里,队员就像他的孩子一样。

名人堂故事会
穆铁柱(左一)新婚,黄烈前往祝贺。

 

遗憾的是,1984 年 3 月,黄烈遭遇了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。1987年11月,他与世长辞,享年72岁。